|
NACHI軸承商品檢查與驗收 一、外觀檢查標準 1. 表面質量檢測 劃痕檢查:允許輕微加工痕跡(寬度≤0.05mm,深度≤0.01mm) 銹蝕檢查:表面無可見銹斑(10倍放大鏡檢測) 標識驗證:激光刻字清晰可辨(包括型號、產地、生產日期) 2. 幾何尺寸檢查 外徑/內徑測量:使用0.001mm精度千分尺,公差符合ISO492標準 寬度公差:精密級軸承控制在±0.02mm以內 倒角檢查:R角尺寸符合圖紙要求(通常0.3-1.0mm) 二、精度檢測規范 1. 旋轉精度檢測 徑向跳動:P4級≤0.002mm,P5級≤0.005mm 軸向跳動:使用專用儀表檢測,公差為直徑的0.0005倍 啟動力矩:脂潤滑軸承≤0.03N·m(25℃環境下) 2. 游隙測量 徑向游隙:C3組游隙控制在0.02-0.04mm 軸向游隙:使用百分表測量,公差±0.01mm 預緊狀態檢查:專用扭力扳手檢測(5-15N·m) 三、材料與硬度檢測 1. 材質分析 光譜檢測:驗證GCr15成分(Cr含量1.40-1.65%) 金相檢查:馬氏體組織評級1-3級(1000倍顯微鏡) 非金屬夾雜物:A類≤1.5級,B類≤1.0級(GB/T10561) 2. 硬度測試 表面硬度:HRC61-65(洛氏硬度計檢測三點取平均值) 芯部硬度:與表面硬度差≤2HRC 顯微硬度:滾道面HV700-800(500g載荷) 四、性能試驗項目 1. 實驗室檢測 壽命試驗:按ISO281標準進行加速壽命測試 溫升試驗:80%額定載荷下ΔT≤35K(2小時運行) 振動檢測:Z4組軸承振動值≤45dB(BVT-1型儀器) 2. 特殊環境測試 鹽霧試驗:72小時無紅銹(5%NaCl溶液) 高低溫測試:-30℃~+150℃工況下性能穩定 真空測試:10?3Pa環境下保持架無揮發 五、文件驗收要求 1. 必備隨貨文件 原廠質量證書:包含熱處理曲線和關鍵檢測數據 材質證明:鋼廠原始質保書(追溯至熔煉爐號) 進口報關單:原產地證明(日本產需特殊標注) 2. 驗收記錄管理 檢測數據存檔:保存期不少于產品壽命周期 不合格品處理:建立MRB材料審查報告 批次追溯系統:通過激光編碼實現全流程追蹤 六、常見拒收標準 尺寸超差>公差帶50% 工作表面存在≥0.02mm深度的機械損傷 旋轉精度超出標稱值2個等級 包裝破損導致防銹層破壞 文件缺失或信息不符 NACHI軸承驗收建議采用AQL1.0抽樣標準(GB/T2828.1),關鍵設備用軸承應實施100%全檢。保存驗收過程影像記錄(至少保留3年),建議使用專業軸承檢測儀器(如Taylor Hobson輪廓儀)確保測量準確性。對于P4級及以上精密軸承,需在恒溫車間(20±1℃)進行檢測。 軸承廠家
|